健康养生网

绿茶精华适合什么年龄(干了这绿茶精油,茶艺百分指日可待)

丨编辑/排版:Sady 责编:蕉&敏仔 审核:李云古有青梅煮酒论英雄,今有吊带裸足评茶艺。

看看这jio,啧啧啧看到那些暗戳戳冲着性暗示去的照片,猛男小亮看了,那是虎躯一震,不能自已。绿茶这东西位于互联网鄙视链底端有些年头了,突然之间犹如燎原星火。还有男版模仿秀供大家玩赏。

绿茶精华适合什么年龄(干了这绿茶精油,茶艺百分指日可待)

好不好看,跟不跟风我们且按下不表,毕竟这一part也不属于我们的讨论范畴但是随着茶艺风兴起的各种茶叶提取精油、精油添加顺势抢占C位,一夜之间站在了护肤品的中央,这就不能忍了嘿,想扒精油很久了,可叫我逮到了。

精油的前世今生最初大家对于精油的认识,停留在它最为直观的物理表现上:香味。而使用、提炼植物芬芳可不是现代人独有的奢靡享受。早在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就有使用香薰的记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从植物中获取的成分也越来越精纯,从最初的按压、冷磨法,逐渐演化成蒸馏、干馏等提纯方式,还有工业制剂萃取法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提纯芳香和精油的价格昂贵学化学的朋友自己在实验室里提纯玫瑰精油,提纯了3克纯玫瑰精油,用了3000+朵玫瑰,比例大约为:6万分之一。

听听,那些送999朵玫瑰的人,1克纯玫瑰精油而已,不过尔尔

人们对于芳香的追求和喜爱,甚至一度让芳香本身超越了它的嗅觉属性,再加上它神秘而又昂贵的制备过程,令它在人们口中变得包治百病 网传它能治痘痘、能美白、能抗衰,也就不奇怪了毕竟,这么贵的东西,不说出来三五种疗效,都不好意思说它值这个价。

但,它真能覆盖这么多问题?精油它「纯粹」么?想必有很多同学就会觉得,这有啥好研究的,都提纯过了,那还不是寥寥数种?呵呵...国内外有不少研究精油成分的文献,在精油中,成分相对简单的是玫瑰精油,而且,根据现在的检测手段来说,只能检测出精油中含有的部分成分,未被检测出来的东西则更多。

找张表大家康康。

这张表还没有完结,后面还有70+种已检测到的成分 太长就不给大家放了可以看到表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你听都没听过的东西。不知道你们看了作何感想,小亮我是细思极恐。

精油有哪些用?当精油用作香味剂时,它的作用很单纯,就是为了那一抹浓郁的芬芳而当精油用作化妆品、护肤品添加剂时,则不具备具体的功效,而是被认定为添加剂中的抗菌、防腐的成分,比如茶树精油也在临床被证实了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杀菌的功效。

除了上述两种功效外,其他功效我们没法说,只能告诉大家,不要试图去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不吹不黑,只要有临床证据,一切都好说。但是,没有的话,嘿嘿嘿。

精油有哪些问题接触性皮炎除了精油成分复杂外,经过提纯后的精油,属于易挥发小分子,会被皮肤经皮吸收,因此,使用浓度较高的精油上脸,几乎必然会导致皮肤出现炎症或过敏反应。

而即便是经过基底油稀释后的精油,也存在着接触性皮炎的风险,毕竟,几百种已知和未知物质,谁知道你的皮肤对哪一款过敏光敏反应一些精油,例如一些柑橘皮油,是光敏剂,用于护肤可能会增加皮肤对日光的敏感性可能会增加皮肤晒伤和湿疹样改变的可能性。

但是,我相信大家,这一点肯定不会成为任何问题,防晒做得到,想用啥用啥。精油是个玄学关于调查精油成分的论文看了很多,他们发现精油制备有一个共同点:原料产地、年份、降水量,都会影响最终成品的精油。

除了会影响成分比重之外,甚至会影响精油成分的构成数量这,怎么感觉像是在研究红酒呢...精油它真的是个玄学所以,根据风险性来说,我们不推荐大家在日常作为护肤手段使用精油说在最后其实,精油只是一个影子,它映照了市面上众多主打植物提取物护肤的产品。

单纯讲讲香味它不香么,非要弄些有的没的精油它正如这茶艺妆,喜欢,但也不意味着接受度。高昂的价格并不是因为它真的供不应求,而是原料真的很贵。而贵的,就一定是好的么?

不明就里...〔参考文献〕[1] Trattner A , David M , Lazarov A . Occupational contact dermatitis due to essential oils[J]. Contact Dermatitis, 2010, 58(5):282-284.

[2] 左安连, 蔡宝国, 李琼,等. 对中国三种玫瑰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C]// 第七届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3] 黄晓敏, 李海妙, 罗宝正,等. 茶树精油对铜绿假单胞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J]. 现代预防医学, 2012(18):4787-4789.

[4] 陈留记, 杨贤强. 茶提取物和茶多酚抗突变机理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1, 13(002):84-89.[5] 刘秀河, 赵祥忠. 茶叶提取物抗菌效果的研究[J].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14(1):59-62.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2020年08月11日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进行科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封面设计:阿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文章归档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2 Theme By 爱墙纸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20-2025 健康养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3004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