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流传这么一句话"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在医生开的中药方常见它的影子您知道吗除了泡水喝黄芪还有很多的益处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吧!▼▼▼
一、蒙古黄芪(药典品)别名:白皮芪、原生芪、炮台芪来源: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干燥根产地: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主产于山西、内蒙古等地采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挖挖取后,除去须根,去净泥土,晒干,商品称"原生芪"挑选质好条壮的,用水润软,用木板搓直,两端切齐,按粗细分档,商品分"正炮台芪"、"副炮台芪",质量比原生芪佳。
△蒙古黄芪种植园
△蒙古黄芪花枝性状鉴别:原生芪:根呈圆柱形,顶端带芦头,全长40-90cm,直径0.5-3.5cm表面淡棕黄色至淡棕褐色,有纵皱纹和横向皮孔断面纤维性,皮部黄白色,木质部黄色,具放射状纹理,习称"菊花心"。
有豆腥香气,味甜而有较浓的生豆腥味炮台芪:根条粗细均匀顺直,两端截齐。余同原生芪。冲正芪:表面染成深蓝黑色,摸之手染有蓝黑色。中央空心或呈棕黄色枯朽。余同原生芪。
△蒙古黄芪(炮台芪)
△蒙古黄芪(炮台芪)丛切片
△蒙古黄芪(炮台芪)横切面观,具"菊花心"。
△蒙古黄芪(冲正芪),表面染成深蓝黑色。
△蒙古黄芪(冲正芪)片二、膜荚黄芪(药典品)别名:关芪、正芪、正口芪来源: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n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产地:生于林缘、灌丛、林间草地或梳林下。
主产于东北三省等采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挖。以秋季采挖者质佳。东北雪期较长,春采货多于四、五月间入山采挖。挖取后,除去须根,去净泥土,晒干。
△膜荚黄芪花枝
△膜荚黄芪性状鉴别:本品与蒙古黄芪的根类似,唯表面一般呈棕褐色至黑褐色,未去根头者残留茎基略少,主茎基明显,质地稍坚硬。
△膜荚黄芪三、说明⑴ 黄芪特征:①切面三种色:皮部黄白,形成层环浅棕,木部淡黄(如图2、3)②皮部有密集的、长短不齐的放射状裂隙;木部有密集放射状纹理和裂隙,纹理中见多圈年轮状环纹,裂隙较皮部少③味甜,略带黏性,嚼之微有豆腥味,嚼到最后嘴里有一团嚼不烂的纤维。
若口尝味淡或无豆腥味者不是正品⑵黄芪饮片有圆片、瓜子片(斜片)、压片(把细黄芪压扁再斜切)、腰带片(黄芪压扁刨片)等几种片型(如图2-6),以直径1.5cm以上的圆片、瓜子片为好。
△图1黄芪饮片(野生、瓜子片)△图2黄芪饮片(家种、瓜子片)△图3黄芪饮片(家种、圆片)
△图4炙黄芪(圆片)
△图5黄芪(压片)
△图6黄芪(腰带片)四、功效应用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应用于⑴气虚乏力,食少便溏,水肿尿少,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⑵肺气虚弱,咳喘气短。
⑶表虚自汗⑷内热消渴⑸血虚萎黄,气血两虚⑹气虚血滞,半身不遂,痹痛麻木⑺气血亏虚,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生品长于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尿退肿蜜炙黄芪甘温而偏润,长于益气补中用法用量:煎服,9-30g外用有利于消肿祛湿
,现代药理证明:黄芪外用可改善皮肤毛细血管网的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