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网

骨碎补树叶(寄生在枯树上,根块似生姜,却是鼎鼎大名的“骨碎补”,认识一下)

#中国地道风物#导读:寄生在枯树上,根块似生姜,却是鼎鼎大名的"骨碎补",认识一下在农村长大的朋友们,可记得在一些枯树上也会长一种特殊的植物。它的叶子像蕨类,而根块却像生姜,是不是很稀奇呢?

估计不少农民都对这种植物有印象,如果你见过却不认识它,那这篇文章就能解答你的疑惑,这种植物来头可不小,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骨碎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认识不吃亏"骨碎补"是什么?骨碎补这种植物特别的地方在于,它并不像其他的地方是生长在地上的泥土中,而是偏爱在一些老枯树上的树干和树枝上,有些也生长在悬崖峭壁上。

骨碎补树叶(寄生在枯树上,根块似生姜,却是鼎鼎大名的“骨碎补”,认识一下)

并且它的生命力还很强,往往一长就是一片。它不需要泥土,也不需要水来浇灌,一样能坚强的生长。虽然植株不太高,一般也就是30-40CM,而且叶片还很像蕨类植物,是羽状对生或者是近对生的。

而且骨碎补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根块很粗壮,一般都是横向生长的,长得很像生姜只是这些根块的表面还有像鱼鳞一样的东西覆盖在上面也是根据这个习性,在民间多叫它崖姜、岩连姜、爬岩姜、石碎补、飞天鼠、牛飞龙、飞来风等等。

在笔者村里的村口边有一棵老槐树,迄今已经有300余年了而在很小的时候就看到它的树干上长满了骨碎补这种植物,这样即便老槐树的枝条多数断裂了,叶片很稀少但因为有了骨碎补的原因,远远看去这棵树上依然还是郁郁葱葱的。

有时候下大雨了,有些还会被大风刮落下来,而村里有些老人就会把这些捡回去,说它是好东西,留着有大用途那它到底有什么用呢?"骨碎补"有什么价值?关于骨碎补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还和当年的唐玄宗李隆基有关

有一年李隆基在花园里荡秋千,一不小心就摔到了脊梁,这在当时可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对于日理万机的皇帝来说于是就召集了很多的御医来诊治,但用了很多的方法都是不管用于是迫不得已就只好张贴皇榜求助于隐藏在民间的名医。

其中有一个民间医生就撕了皇榜,要给李隆基来诊治而且他只是用了一种草药一边将其煎汤内服,一边把它捣碎外敷,很快就帮李隆基把病治好了李隆基龙心大悦就要奖赏他,并且问他用的是什么药民间医生告诉他此药叫"猴姜"。

唐玄宗李隆基听了以后感觉这个名字不雅,联想到它的神奇效果,于是就给它赐名"骨碎补"从此以后它就有了骨碎补这个名字,并且流传至今并且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骨碎补,本名猴姜,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

"这也印证了民间传说的真实性

骨碎补是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从它的名字也看得出来其药用价值主要是体现在根治骨伤方面实际上在我国古代的很多医学书籍都有对骨碎补的记载,比如《本草拾遗》、《日华子本草》以及《开宝本草》等书中都有关于骨碎补别称及其功效的记载,并且历代的医家对其评价还是很高的。

骨碎补主要是以块状根茎来入药,它含有黄酮、生物碱、酚类等多种有效成分,主要有散瘀止痛、接骨续筋的作用,也对于牙疼、腰疼、久泻等有一定的效果在过去民间就常用它来对付跌打损伤、骨折和骨伤等而且经过现代的临床验证了,骨碎补确实对骨病有不错的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这东西也不能直接使用的,一般都是需要经过炮制的,而现在的炮制方法也很多样,常见的是去毛、洗干净切块了之后用土烫、单炒、酒炒等。

在几十年前农村地区医疗不发达,农民遇到什么事情了也基本都是自己去山里寻找各种草药来解决像南方地区,在当时骨碎补就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草药,经过古代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来看,它在活血化瘀、消肿、治疗骨、骨折等方面确实有着不错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前还常有人用炮制以后的骨碎补来泡酒喝,不仅能强身健体,同时还能外用,对脱发也有一定的效果。方法也简单,就是直接用它涂抹在头皮上。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骨碎补的介绍。这种植物在农村确实很常见,尤其是在一些悬崖峭壁,或者是上了年月的老枯树上面经常见到。它是很好辨认的,如果大家见到了,可不要随便破坏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PHP 1.7.2 Theme By 爱墙纸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20-2025 健康养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3004162号